首页 > 刑事犯罪种类 > 滥用职权罪

刑法对滥用职权罪的处罚

[ 发布日期:2016-06-17 08:04:45 点击: 来源:南京律师事务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刑法对滥用职权罪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条释义:

一、概念和构成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不按法定程序履行职责,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的开展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二)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不按法定程序履行职责,诸如

A、“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是典型的滥用职权;

B、玩弄职权,不按法定程序履行职责;

C、虽然没有逾越职权,但是出于不当目的,以权谋私的;

2、必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根据适合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3)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
(4)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6)徇私舞弊,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上海规定:滥用职权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起点标准:(1)死亡1人以上不满3人;(2)重伤3人以上不满10人;(3)轻伤10人以上不满30人;(4)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1)死亡3人以上;(2)重伤10人以上;(3)轻伤30人以上;(4)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3、滥用职权行为与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从实践来看,行为人主观上持间接故意的比较多见。

二、对本罪的认定

(一)、与工作失误的界限

滥用职权罪与工作失误是两种不性质的行为,应从主观、客观方面区分。

1、客观上的差别

关键看是否超越职权或违反法定程序?如果没有违反职责规定,是按照规定程序履行职责的,即使发生了较大损失的结果,也属于客观上无法预见的意外事件。

  江苏刑事律师犯罪辩护团队具有无罪辩护、罪轻辩护等众多成功案例。南京刑事律师联系电话:18913827268,QQ:3128887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