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事犯罪种类 > 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犯罪在哪种情况下不能适用缓刑

[ 发布日期:2016-06-11 08:04:39 点击: 来源:南京律师事务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恃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适合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了下列情况不能适用缓刑

  对下列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一、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二、没有退赃,无悔改表现的;

  三、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投机倒把、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的;

  四、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数罪的;

  五、曾因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六、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项和物资,情节严重的。

  推荐阅读:

  挪用公款的法律规定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