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大多通过故意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或在驾驶员盲区制造被撞倒的假象,从而骗取赔偿。当前,碰瓷案件呈现出团伙作案的趋势,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职业碰瓷”人员,作案工具五花八门,有假手表、破旧手机、废旧笔记本电脑等等。碰瓷的花样不断演变,伴随着诈骗、敲诈勒索、抢夺、抢劫等犯罪。近日,南京市、江北新区两级公安机关经周密侦查,成功摧毁一流窜全国的碰瓷诈骗职业犯罪团伙,在江苏、广东等地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捣毁分赃销赃窝点3处,扣押作案工具20余部,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轻微交通事故纠纷警情频发深挖线索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2018年6月下旬,南京江北新区分局接相关线索,在多起轻微交通事故纠纷警情中,车主疑似被碰瓷诈骗。江北新区分局第一时间组织警力开展研判,发现自6月20日至24日,江北新区及全市各区接连发生的数起交通事故纠纷警情中,数名“受害人”在同一天多次被不同车辆碰擦,导致“受害人”手机屏幕破碎,进而向车主索赔。
警方发现这类警情的共同点,受害车主在狭窄路段遇前车减速,不得已借用对向车道超车时不慎“撞到”骑自行车的男子,对方以手机屏幕被撞碎需要维修为由索要赔偿,金额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市、区两级公安机关果断判定,以郑某、李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涉嫌以碰瓷手段实施诈骗。
6月26日,南京市公安局和江北新区分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初步查明该团伙作案成员身份、作案方式,明确了数名未报警受害人。通过多名受害人陈述,进一步判定该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段等情况,但多名受害人却是在民警上门调查期间才发现被骗。
6月28日,南京警方在江北新区某小区内抓获郑某、李某等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7月4日,南京警方在广东省某群租房内再度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扣押相关作案工具20余部、冻结资金数万元。
多人配合精心制造事故假象编造理由诈骗快速脱身
犯罪嫌疑人李某供述,他是在广东佛冈一家棋牌室偶然认识了郑某等人的,听郑某说碰瓷能赚钱,李某果断加入碰瓷行列。他们三、四个人结伙配合、分工明确,有驾车司机、骑单车碰瓷人员、外围帮衬人员等角色,先后流窜至广州、上海、杭州等多个大型城市进行碰瓷诈骗,逐渐总结出一套屡试不爽的“碰瓷套路”:先找寻偏僻、狭窄的易作案路段,在作案时,一名驾车人员驾驶汽车以较慢的速度逼迫受害人车辆从左侧超车,当受害人超车时,骑单车人员则撞击受害人车辆侧面,佯装摔倒受伤,当受害人下车询问情况时,骑单车人员则称自身无大碍,但却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碎屏苹果手机,要求受害人给予赔偿。在作案过程中,骑单车人员摔倒时,驾车司机一般会近距离观望,如果受害人未察觉发生碰擦,驾车司机便会驾车追赶并“好心”地提醒受害人,将受害人带回现场。大多数情况下,嫌疑人会要求受害人选择“私了”,但如果受害人坚持拨打110、120、122报交通事故时,嫌疑人则会中止实施诈骗犯罪,借机离开现场。
受害人赔偿金钱息事宁人积水成渊幕后利润惊人
由于嫌疑人作案手段隐蔽、迷惑性强,多名受害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出于“害怕、省事”等情况,选择赔偿少量金钱息事宁人,导致可查询的报警记录较少。在案件侦办中,公安机关现已找寻的10余名受害人均是在民警电话联系或上门调查期间才发现自己被骗。虽然受害人赔偿的数额相对较少,但该犯罪团伙每到一处便疯狂作案,一天之内能在一座城市的多个地点作案十余起,日收入甚至达到上万元,把碰瓷诈骗犯罪当成自己的职业。
目前,南京警方正在根据嫌疑人供述和相关资金来源开展缜密侦查,全力找寻相关受害人,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警方提示:
在日常驾车过程中,车主要遵守交通规则,不给碰瓷者可乘之机。一旦被碰瓷,行车记录仪是有效的证据。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如造成人员伤亡或发生财产损失,要立即报警;在有人员受伤、事故有争议的情况下,应坚决表明先去医院检查的态度,避免因害怕、息事宁人等心态进行私了,从而掉入碰瓷的陷阱;遇到碰瓷时,千万别慌张,要保持头脑清醒,保护好自身和财产安全,报警后等待公安机关到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