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事犯罪 > 刑事犯罪经典案例

暧昧短信引发“约架”,大学生聚众斗殴被判刑

[ 发布日期:2016-05-31 17:45:29 点击: 来源:南京律师事务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暧昧短信引发“约架”,大学生聚众斗殴被判刑

  本案来源于浙江省高院

  【基本案情】未满18周岁的小唐和小方共同就读于杭州某职业技术学院,是靠得住的“哥们”。19岁的小方跟同班女生小璐谈了恋爱。在翻看女友短信时,小方发现了一个叫阿斌的男生,叫小璐“小傻瓜”。小方马上打电话给阿斌,让对方不要骚扰小璐,没想到阿斌根本不吃这一套。两个人,一个不依不饶一定要阿斌当面道歉,一个不肯吃亏要“找回面子”,于是适合后就变成了“约架”,各自叫了朋友来撑场子。小唐就为了“哥们”义气,自然跑来助阵。2012年3月13日,双方带着刀具、木棍去谈判,没说几句就打上了,阿斌的一位朋友被砍倒。

  江苏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团队具有无罪辩护、罪轻辩护等众多成功案例。联系电话:18913827268,QQ:3128887636

  【裁判结果】法院判决小唐被判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其他人员也被判处相应的刑罚。

  【案件评析】未成年人共同犯罪、团伙犯罪较多,主要是未成年人容易拉帮结派、盲目讲究“兄弟义气”所致。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八名青少年被告人进行了心理辅导,各被告人在接受心理辅导过程中敞开心扉,深刻剖析自己的犯罪成因,反省了自己的行为,也认识到除了暴力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未成年人被告人的紧张、恐惧心理,促使其认罪服判,是法院创新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